翻車魚?

真相追追追

這不是翻車魚^^,翻車魚名稱由來是牠們會翻轉側躺在海面上,所以漁民才用「翻車」來形容。牠們之所以這麼做,是藉由貼在海面上讓海鳥來啄食其體表的寄生蟲。由於會側躺在海平面看起來像是在曬太陽,所以又被稱為 Ocean sunfish

翻車魚有巨大的背鰭與臀鰭,尾鰭幾乎小到不存在,是由背鰭和臀鰭的變形所成之圓形 pseudo-caudal fin。

第一則影片具有新月狀尾鰭的則是斑點月魚 moonfish。該影片8分10秒處在胸鰭下方切出來的血合肉很大片,14分鐘處烹煮後甚至成為黑色,表明其活動力旺盛。如同鮪魚的 肌紅蛋白 越多,肉質也就越紅,因為肌紅蛋白能替肌肉儲存更多氧氣,相較於白肉有更強的運動耐受度。

2015年 Wegner 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月魚藉由游動時迅速擺動的胸鰭來發熱,其擁有的特殊血管系統可以回收體熱,而且鰓部也有同樣的機制,這是世界上發現第一種溫血的魚類 → Fish Homeostasis

月魚棲息於寒冷水域,做為一種溫血魚類具有的較高體溫會加速體內的生理過程,因此肌肉可以更快地收縮,更好的視力,神經傳輸加快,這意味著牠們是游速快的魚,具有捕獵緩慢的冷血獵物之優勢 →  Whole-body endothermy in a mesopelagic fish, the opah, Lampris guttatus

在分析了月魚的鰓組織樣本後,研究人員首先懷疑月魚的熱交換機制如同魚鰓中氧氣的逆流交換

畢竟鰓是熱量損失的主要部位,因為流回鰓的血液必須連續地與周圍的水緊密接觸。月魚使用鰓血管中稱為迷網rete mirabile)的特殊結構來減少熱量的散失。這是一個密集的血管網絡,從心臟流向鰓的熱血將熱量傳遞給從鰓返回的冷血。在迷網內,熱血和冷血透過相反方向相互流過來交換熱量,這種機制稱為逆流熱交換(Countercurrent heat exchange)。簡單言之,在微血管附近的微動脈與微靜脈彼此平行靠在一起,如此微靜脈的血流就能與微動脈血流反向,然後藉由類似上方影片的氧氣交換機制來交換熱量

打個比方,在三對三跑步PK賽中,我方3人依程度強弱為A>B>C,而對手方是甲>乙>丙。假如A>甲>B>乙>C>丙,如果事先知道對方派出的人,那麼我方即可三勝;反之,若對方已窺知我方佈局,那就有可能派肉腳對上我方最強棒,導致我方一勝兩負以失敗作收。逆流交換就如同這樣的機制來取得我方最佳的優勢。冷凝管的冷凝水流動方向是下進上出也是如此

研究人員 Wegner 說:以前從未在魚的鰓中看到過這樣的東西。這是魚類的一項很酷的創新,它賦予了族群競爭的優勢。大自然總能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用聰明的策略讓我們感到驚訝,逆流熱交換的概念早在 人們想到它之前就已存在於月魚身上了。

為了證實這些特殊的鰓有助於月魚保持溫暖,研究人員用溫度監測器標記了一些月魚,並在牠們潛入深水區時跟踪這些魚。其大部分時間都在海面 50m以下棲息(夜間棲息深度為 50-100 m,白天棲息深度則為 100-400 m),然而無論其潛入多深,體溫都比周圍的水高約 5℃(註:所以儘管牠們是溫血魚,但卻不是恆溫動物)。相比於鮪魚,月魚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在深處獵食,但鮪魚深潛長時間後必須游向上方較溫暖的水域來獲得較高體溫,如此才能在深潛期間保持溫暖以獲得較佳的獵食能力。

2021 年 7 月 18 日,在俄勒岡州北部海岸發現了一條重 100 磅的月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漁業研究生物學家 Heidi Dewar 認為:”月魚擱淺是不尋常的,氣候變遷可能在其中發揮了作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