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火補

生活科學趣談

小時候在路邊看過這種用火烤的方式來幫卡車補胎

對於這則影片沒拍到的細節來做些補充:我的偉士牌輪胎以前是用開口胎(Clincher),輪胎被刺破時只要補內胎或是換內胎;後來換成高速胎(Tubeless)之後,補胎就是用補胎條了。但是大卡車的胎壓是機車或房車的5倍以上,若使用補胎條容易漏氣,因此目前大多是從內部貼上 冷補膠片 來補胎。至於早期這種火補技術,得先將被刺穿的氣密層做適當的磨除,磨到能看到內襯簾紗的胎體層。接著塗上 熱補膠水 ,再貼上適當大小的 熱補膠片

這個熱補膠片是生膠,也就是還沒經過硫化反應的天然橡膠或是合成橡膠。由於成分中已經混有硫磺粉、硫化促進劑、促進助劑(氧化鋅和硬脂酸,增強硫化促進劑的活化作用)、碳黑(增強橡膠的耐磨、耐撕裂和彈性),因此只要在高溫高壓環境下,即可將生膠快速硬化成形。這個過程就如同製作氣球時加入含有雙硫鍵(-S-S-)的有機硫化合物或硫磺蒸氣,讓橡膠分子之間形成網狀交聯結構

通常高溫硫化約在165~180 ℃,熱補胎目前多是使用電熱烙鐵頭。不過在路邊就地補卡車胎接電不易,因此台灣早期是使用第一則影片中的火爐,以汽油當燃料來加熱容器下方的烙鐵頭,並藉由螺旋機制的虎鉗來對加熱中的生膠施壓。當硫化完成後,這種熱補的橡膠就會熔接在輪胎內部的氣密層,其氣密與耐用程度優於使用冷補膠片,是更徹底的補胎措施。

延伸閱讀

橡皮筋的彈性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