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前的氣味

真相追追追

如同石油”Petroleum”是由拉丁語中代表石頭的 petra + 代表油的 oleum 所組合而成,英文單字 Petrichor 也是由字首 Petr- 和字根 -ichor 所組成。ichor 在古希臘詩人荷馬的史詩《伊利亞德》中是表示神的血液,因此兩個詞合併後就有”從石頭所吸收的精華中散發出來的氣味”之意。英文維基對於這個條目”Petrichor“的解釋則是:「當雨落在乾燥的土壤上時產生的泥土氣味」。若根據1964年的這篇文章《Nature of Argillaceous Odour》,作者認為在乾燥的天氣中某些植物所分泌的物質會被其周圍的土壤所吸附,這些物質有助於減緩乾旱季節的種子萌發。一旦久旱後下雨,這些物質就會與土壤中放射菌的代謝產物一起被拋射到空中而造成空氣中瀰漫著土味。這樣的解釋似乎蠻合理,不過我不止一次發現這個帶著土味的氣味有時是在下雨前就存在了,特別是在很久沒下雨的日子裡,一旦出現這個氣味,沒多久就會開始下雨。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難道是先前的理論錯了嗎?

上則影片中揭露了先前沒有被檢測到的機制,那就是降雨可以釋放 氣溶膠:當雨滴撞擊到一個平坦的表面時,它先開始變平,然後微小的氣泡從雨滴的表面竄出而噴發至空氣中。這就像打開香檳後若持續搖晃瓶身,溶在液體中的二氧化碳就會因為受到擾動而釋放出來一樣。研究者Buie和Joung認為就是這些氣溶膠攜帶著初雨時的特殊氣味,他們同時還注意到一個現象,那就是與大雨相比,如果這場久旱後的初雨是小雨,由於顆粒越小的雨滴在降落時的終端速度越小,造成其落下所需的時間變長,溶入的物質就會越多,這就能解釋為什麼久旱後的第一場毛毛細雨會有更強烈氣味的原因。

既然是雨滴撞擊地面所釋放的氣溶膠機制帶來土味,為什麼我不止一次發現這個帶著土味的氣味有時是在下雨前就存在?我倒想到一個還算合理的解釋,就是這些首批含有較多氣溶膠的雨滴在掉落的過程中,因為與空氣碰撞而碎裂成更小的霧滴,在隨後跟進的雨水所造成之下沈氣流中被先行推落下來,所以我聞到的其實就是小霧滴。Anyway,若聞到這個氣味,各位騎機車的朋友們不妨先停路邊穿上雨衣並戴上口罩,這樣準沒錯。因為除了可避免淋到即將降下的雨水外,初雨所含較多的氣溶膠意味著其攜帶較多的戴奧辛、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重金屬微粒、臭氧與揮發性有機氣體等有害物質。

所以,「雨下過以後,空氣中帶有泥土芳香」的說法可能要修正了。文章寫到這裡,不禁讓我聯想起這篇文章《曬完被子有太陽的味道?專家告訴你崩潰事實,那味道竟然來自…》。不過,該篇文章所謂的”專家”並無具名,所以無從考證起,倒是有可信度較高的果殻網訪問了具名的專家,發表了不同觀點的論述→《 網傳曬被子“太陽味”是蟎蟲烤焦味道 專家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