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霧燈

生活科學趣談

先來看二則影片

小結:
1. 白天遇到起霧與霾害時請開霧燈與大燈,除了可提高認知距離與確認距離,同時也能讓後車清楚看到己車
2. 由於濃霧時打開遠光燈會產生一片白茫茫的炫光,導致什麼也看不見,因此應同時打開近光燈與霧燈

小結:
1. 濃霧時前車開尾燈&己車開近光燈有最長的可視距離
2. 濃霧與豪雨時由於可視距離變短,應調降車速、拉長跟車安全距離、打開後霧燈,做好防禦性駕駛
3. 較高速行駛需要較長的煞停時間,因此濃霧時宜就近離開高速公路與快速道路而改走一般省道

接著來看實際在霧中行駛的影片,其霧燈使用H11底座的55瓦鹵素燈

影片中打出的兩條光束是 廷得耳效應

廷得耳效應是光的散射現象,微粒的粒徑在 40~900 nm之間就能產生廷得耳效應,比如汽車若燒機油時的排氣會呈現淡藍色

或是以手電筒照射熱熔膠條所漫出的藍光

由於瑞利散射的散射光強度與入射光波長的四次方成反比,因此波長越短的散射程度越大,藍紫光被散射掉的較多,所以在熱熔膠條的遠端就會呈現偏紅的色光。這也是颱風來臨前後的黃昏容易出現火燒雲的原因,因為光線要穿透的雲團較厚,最終穿透力最強的紅、橘光才能傳抵眼前

這也是傳統的汽車前霧燈普遍都是黃色的原因,雖然紅光的穿透力最強,但是照到前方物體再反射回來的紅光卻不是人類視覺系統具有最高光亮敏感度的波長。因此退而求其次,選擇黃光作為前霧燈,既可保有較好的穿透力,又能兼顧視覺成像具有較高的敏感度

同場加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