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籽油的有趣現象

真相追追追

我曾在北投市民農場種過傳統的木瓜型南瓜,種了2 個單位(20坪),生長期甚長,從播種到採收需超過100天之久。雖然它不像其他夏季的瓜類生長迅速,但是其生命力十分強勁,颱風一來其他瓜類幾乎全部GG,就唯獨它還活著。這種品種的南瓜很甜,而且收穫後很耐儲放,只要是外表有白粉的成熟南瓜可以儲放4個月之久。當年由於產量甚大,所以嘗試過各種的南瓜料理,其中最受歡迎的是煮成甜湯冷藏後當飲料喝。回歸正題,相信各位朋友都曾啃過南瓜子,將白色的種皮啃除後,種仁呈現綠色,將其拿來榨油就是售價不斐的南瓜籽油

南瓜籽油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油很薄時呈現果仁的綠色,但是油厚一點時卻變成紅色」,這種現象稱為二色性(Dichromatism),英文維基”Pumpkin seed oil“是採用比色法當中的比爾定律(Beer-Lambert law )來解釋這個現象

不過我倒覺得這樣的解釋不夠精準,來回顧一下先前提及的葉綠素照光實驗,所產生的紅光是葉綠素所發的螢光(fluorescence)

南瓜籽油富含高濃度的原葉綠素(Protochlorophyllide),就是此成分讓它在較高能量的光子通過時會發出紅色的螢光

結論:當白光通過薄層的南瓜籽油時,色光被吸收做為電子躍遷的機會較少,因此只能產生微弱而不顯著的紅色螢光,以至於被較多的綠光所隱藏住;一旦南瓜籽油變厚時,具有較高能量的色光在穿越時,光子就有比較高的機率被原葉綠素的螢光基團吸收,使其產生電子躍遷,然後電子在落回基態的過程中發出能量較低的紅色螢光,因此形成原本較高能量的各色光大多轉變成紅光

延伸閱讀

淺談螢光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