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宿醉

生活科學趣談

北韓稱釀出神奇烈酒 標榜不用怕宿醉 – 壹讀發布於2016年1月29日

先來對照每日郵報的報導→《North Korea claims to have invented an alcoholic drink that doesn’t give you a hangover》,其中這句「Studies have shown this can vary somewhat based on the congener (impurity) levels, but too many the night before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pain on the morning after.」相較於這句「Andray Abrahamian 說:北韓有一些品質很好的酒,不過就我的經驗,全世界沒有哪個地方有所謂不會宿醉的酒」,我認為每日郵報的觀點更持平些。怎麼說呢?喝過早期烏梅酒的朋友或許曾有過這種經驗,那就是這種酒後勁很強,不僅容易醉,而且醒後會頭痛。其實不僅烏梅酒如此,自釀的水果酒也常如此,這是因為水果酒通常不會進行蒸餾的步驟所致。由於在釀酒過程中不免會產生一些微量副產物:甲醇(沸點64.7 °C)、乙醛(沸點20.2 °C)、丙酮(沸點56.5 °C)等,它們的沸點都比乙醇(沸點78.3 °C)低,只要餾酒時不收酒頭,即可將這些副產物脫除(因為沸點低的液體其蒸氣壓較高而最先餾出→分餾法),就是因為水果酒中或多或少都有這些雜質的存在,因此後勁強而容易醉,這也是老酒客們通常偏愛蒸餾酒更甚於釀造酒的原因之一。

人們通常認為酒後容易臉紅的人是無法順利代謝酒精所致,其實說得不夠精確,應該是「無法有效代謝乙醛所致」。因為大部分亞洲人含有的ADH1BADH1C基因能夠使乙醇脫氫酶快速的將酒精轉變成乙醛,但是約50%的亞洲人體內所含有的乙醛脫氫酶活性較差,這將導致乙醛無法順利分解成乙酸,於是造成喝酒的時候代謝酒精的速度會更快,但是血液中乙醛濃度卻難以下降,因而容易導致酒醉與宿醉。

hangover1

乙醇脫氫酶主要存在於肝臟中,它負責將乙醇氧化成為乙醛,然後乙醛在乙醛脫氫酶催化下轉變為無害的乙酸。乙醛毒性高於乙醇,是造成宿醉的主因之一。而且乙醛被懷疑具有致癌性,它與人類腫瘤的發生有一定的關聯性→《Alcohol Metabolism and Cancer Risk》。

至於這款43%的開城高麗人參白酒,是否真如北韓報導所說「酒廠用略焦的糯米與高麗蔘所釀的酒能去除宿醉的成分」?我的認知則是:
1. 經過蒸餾的白酒確實能脫除酒中易引起宿醉的乙醛成分,但是人體在代謝酒精時仍然會產生乙醛。
2. 有研究數據顯示→《Does mixing alcoholic drinks cause hangovers?》,宿醉的原因除了受酒中雜質影響外,飲酒過度才是主因。
3. 高麗蔘的某些成分是否能增強乙醛脫氫酶的活性來降低乙醛在血液中的濃度?2005 年《英國醫學雜誌》刊載的一份報告曾嘗試用各種材料治療宿醉,其中包括:琉璃苣、洋薊、 葡萄糖、仙人掌果等,但壞消息是它們沒有一種能有效治療宿醉。由於材料中並沒有高麗蔘,所以也無從得知其是否有效,雖然人們普遍認為高麗參有解酒、消除宿醉的作用→「中文百科:高麗參」。

結論:避免飲酒引起宿醉症狀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避免飲酒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