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能儲存記憶?

真相追追追

這是一個極富爭議性的話題,但是由 www.sciencechannel.com 來製播這樣的影片倒是令我十分的訝異。先來看一篇來自 Journal of New Approaches to Medicine and Health 的文章《Memory transference in organ transplant recipients》,文中提及 Paul Pearsall 博士從73位接受心臟移植者中整理出來的6個特殊案例,其中包含了性格的改變、逼真的夢境、突然出現的藝術才華等。對於這種奇特現象的解讀眾說紛紜,嗤之以鼻的亦大有人在。不過,其中有兩種假說倒是很有意思:

一、神經肽理論
神經元所釋放的物質總稱爲神經肽(neuropeptide),這種傳遞訊息的物質不僅存在於神經系統,而且在全身各系統亦廣泛存在,功能十分複雜,能在體內調節多種的生理功能,譬如痛覺、睡眠、情緒、學習乃至記憶等都受神經肽的調節。它可扮演著神經激素神經遞質神經調質細胞因子等多種角色,在生物發育的各個階段對各種生理功能起重要的調控作用。目前主流的認知是認為情緒由大腦的邊緣系統所控管,但是藥理學家 Candace Pert 卻抱持不同的觀點,她認為是存儲在與感知相關的神經肽中。根據她的說法,神經肽是由大腦的神經元透過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血液來傳遞訊息,目前已知約有100個不同種類的的神經肽是由大腦所釋放,由於神經肽也存在於心臟中,因此似乎可以解釋接受心臟移植者所產生的某種形式之記憶。(註:這個假說目前不被科學界承認)

二、具有感知受體的心臟
1994年,Andrew Armour 博士在《Neurocardiology-Anatomical and Functional Principles》一書中提及“心臟具有感知能力”的論點,他認為心臟有自己的神經系統,並且包含約4萬個神經元突觸。透過心臟神經系統的解剖和生理上的了解,Dr. Armour發現心臟可獨立於中樞神經系統之外來自行處理訊息,不僅能接收來自神經系統中的訊息,同時也能自行發送訊息並做出有關的控制決策。因此,若以 Neurocardiology 這個學門的新發現嘗試來解釋心臟移植所伴隨的奇特現象,心臟這個能獨立運作的情報中心與存儲器一旦移植給他人,或許有可能同時也會伴隨著部分訊息的移轉。

延伸閱讀

科學家在人類心臟中發現味覺感受器Researchers find bitter taste receptors on human he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