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颱風

生活科學趣談

颱風尼伯特陸警發布 花蓮台東地區戒備 – 風傳媒發布於2016年7月6日

先來看看這個2016年西太平洋的首颱資料→《2016 Hurricane/Tropical Data for Western Pacific》中心附近的最大陣風曾達到180節,相當於時速333公里,這個尼伯特的威力不容小覷。

形成颱風的首要條件是需有廣闊的熱帶洋面,海水溫度通常要高於26.5℃,而且是50公尺以內的表層水溫都要超過這個數值。這是因為颱風中心的低壓會造成下層的水體向上湧起然後向四周散開,如果50公尺以內的水體未能高於這個溫度,所能供應的熱能不足,颱風就很難維持。

藉由溫暖水體所提供的熱能,洋面上方被加熱的空氣會膨脹而形成低壓區,於是挾帶大量的水汽上升而產生熱對流,導致周圍的空氣流向此中心,然後藉由科氏力效應而形成一個熱帶渦旋。

接著來看一段似是而非的影片↓

科氏力效應只發生在大尺度的作用下,以盆子這麼小的尺度是絕不可能產生科氏力效應。而且在效應最明顯的北極之佛科擺,一天也只能偏轉360度,怎麼可能在水盆漏水這麼短的時間內,火柴棒就轉這麼多圈呢?

至於北半球的颱風為何是逆時鐘旋轉?這是因為周圍的空氣向中心低壓區輻合時,由於風的流動方向會向右偏,所以對於中心點而言,每一股吹向中心的風都具有逆時鐘的角動量,因而促使渦旋呈現逆時鐘的旋轉效應。根據角動量守恆原理,mvr(質量×切線速率×離中心點之距離)就必須保持不變,因此這些流向中心的風縱使不考慮壓力梯度的因素,其也會在越靠近中心時會有越高的切線速率,因而越靠近颱風中心風速就越強。

赤道地區雖然具有高溫高濕的熱帶洋面能供應熱能與水汽,但是由於赤道處的偏向力為零,所以無法形成渦旋。基於科氏力向兩極方向是逐漸增大,因此颱風形成的地點其緯度大約離開赤道5度以上。先藉由生成一個弱的熱帶渦旋,然後才持續從海洋吸熱而壯大成為颱風

track

延伸閱讀

颱風與聖嬰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