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也有分好壞?

真相追追追

heart02

如果來做個問卷《膽固醇也有分好壞,對或錯?》,相信不少人會認為對。因為抽血檢查時,針對膽固醇會有三個指數作為參考,一是總膽固醇(TC),數值高時會有動脈硬化、高血脂、腎臟疾病等危險,數值低則會有營養不良、貧血等可能;還有高密度膽固醇(HDL),這是俗稱好的膽固醇,可保護血管,這個數值不能太低。另外,低密度膽固醇(LDL),則是不好的膽固醇,這是對心血管有危害的膽固醇,如果過高的話,則需要想辦法降低。

聊這個話題之前,咱們先來看看膽固醇長甚麼樣子:
cholesterol
膽固醇在人體內扮演著重要角色,這個化合物與生命現象息息相關,同時也是合成幾種重要荷爾蒙的原料。這陣子的豬油事件讓很多人自行榨豬油來吃,但卻又因豬油中的膽固醇高於植物油而擔心(植物油不含膽固醇),其實不吃含膽固醇的食物,人體也會自行合成,實際上人體經由肝臟所合成的膽固醇還遠高於所吃下肚的數量。自行合成約佔80%,這是藉由食物中的脂質在進入十二指腸後,由胰脂酶的酵素分解而釋出其中的脂肪酸,然後由肝臟合成為膽固醇。那麼,既然膽固醇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哪來好的膽固醇與壞的膽固醇之分呢?

由於膽固醇不溶於水,無法直接經由血液來運送至組織供細胞使用,必須藉由他物來載送,這種載貨的工具就是脂蛋白 lipoproteins(which got their name because they’re made of fat-“lipid” and proteins)。血液中之脂蛋白可依離心後密度不同加以區分為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 與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所以”高密度膽固醇”與”低密度膽固醇”是錯誤的說法。

至於低密度脂蛋白為何是不好的脂蛋白,原因在於它的體積小,當它在載運膽固醇的過程中容易滲入血管壁內而形成動脈粥狀硬化,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與膽固醇的結合體(LDL-Chol)才會被誤稱為「壞的膽固醇」。

結論
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是導致體內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主因,例如奶油與紅肉(牛肉、豬肉)中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油炸食品則含有反式脂肪酸。因此為了食安而自行榨豬油來吃到底好不好?這要看烹調食物的方式而定,如果是低溫的煎、煮、炒,以植物油為佳;如果是油炸,則以耐炸的豬油為佳,但仍要避免油溫高於發煙點(約攝氏180度)。
同場加映
網友用電鍋「煉」豬油 – 自由時報發佈於2014年10月17日

榨豬油可分為早期台灣民眾使用的乾榨(不加水)與德國民眾常用的濕榨(加水),由於加水來逼出肥豬肉中的油脂時,溫度就是保持在水的沸點攝氏100度。因此濕炸就比乾榨所取得的豬油更耐儲放,也可避免生成過氧化物、因高溫重排(Rearrangement)而產生的反式脂肪和多環芳香烴等有害物質,進而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