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加啤酒會大大提高血液中的尿酸含量?

真相追追追

腎太重要了!你做這些事就在損害你的腎 – 新唐人發布於2015年06月19

『氣象局發布即時天氣訊息:今天各地晴朗炎熱,目前大臺北地區氣溫已達37度…』今天真是太熱了,這時候就是要來一杯冰涼的啤酒,喝啤酒配什麼最搭,當然是海鮮囉!不過這則新聞說「因海鮮中富含的一些成分在啤酒作用下,會大大提高人體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誘發痛風以及痛風性腎病」,這是怎麼一回事?是因為啤酒本來就含有嘌呤?還是啤酒中的什麼成分會加速尿酸的生成?

由於人體攝入海鮮等食物後,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嘌呤,然後在肝臟氧化變成尿酸,最後大部分經由腎臟來排泄。倘若人體內所產生的尿酸提高了或是排泄受到了抑制,就會引起血液中的尿酸濃度偏高,尿酸就可能就會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軟組織、軟骨和腎臟中,引起組織的炎症反應而導致痛風,所以痛風患者要少吃海鮮已是一種常識。

那麼喝啤酒所代謝生成的嘌呤會很多嗎?根據中研院的研究結果顯示,各種酒類中以紹興酒的嘌呤含量59.99ug/ml最高、其次是台灣生啤酒42. 84ug/ml,蒸餾酒的嘌呤含量則接近於零。但若以嘌呤質量/酒精含量的ratio來看,以啤酒的佔比最高,其次才是紹興酒。因此若是攝入相同的酒精質量(亦即喝到茫的狀況下),那麼確實是以啤酒所攝取的嘌呤量最高沒錯。不過,海鮮的嘌呤含量將近是等質量啤酒的百倍之多,這樣的比例相差懸殊,除了二種食物混吃所造成的嘌呤的累加效果之外,應該還有「會大大提高人體血液中尿酸含量」的因素存在才對。

網路上常見的解釋是說啤酒中含有維生素B1,而維生素B1會導致嘌呤轉化為尿酸。這種說法看似有點道理,因為釀酒酵母裡含有維生素B1,而維生素B1可參與人體能量代謝的過程。但是在釀製啤酒過程中,酵母用量僅是麥汁重量的0.1%(可參考→發酵的科學7-啤酒),加上大部分啤酒裝瓶前會進行去除酵母的動作,所以啤酒中的維生素B1含量其實非常低,幾乎可以忽略;加上嘌呤轉化為尿酸是正常的代謝過程,並不是不吃維生素B1就能夠避免。另一種說法則是「啤酒中的酒精在體內的代謝產物會跟尿酸競爭排出的途徑」,這種解釋就比較有說服力,因為有很多的痛風患者都是腎臟對於尿酸排泄的障礙所導致的。既然如此,那麼吃了任何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再喝酒,理論上都會導致這樣的後果,而不僅限於啤酒了。

引起痛風的晶體是尿酸鈉結晶(Monosodium urate, MSU),形狀為細長針狀,在偏光顯微鏡下,這些在關節腔中的晶體依不同光軸可呈現黃色或 藍色:

Gouturatecrystals

2004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研究者針對五萬人左右進行了長達12年的追蹤,在此期間發現了730位痛風確診的新病例。研究者把這幾萬人按照日常飲食中肉或者海鮮的食用量平均分成五組,對比他們的飲食習慣,發現吃肉或者海鮮最多的那一組人,比吃得最少的那一組人,痛風發生率大概高50%。那麼,重點是吃海鮮的時候到底能不能喝啤酒呢?這對本來有痛風症狀的人,任何高嘌呤的食物都是應該避免的,海鮮只是其中一類;而且任何酒精飲料更應該避免,啤酒也只是其中的一種。因此,吃海鮮喝啤酒是會增加痛風的風險,不過跟平常的喝酒吃肉相比,這一風險並不見得更大。

至於對健康者而言,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會大大提高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嗎?當然也會,只不過有高尿酸血症的人不一定會痛風(但是有痛風的人一定會有高尿酸血症),因為高尿酸血症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但是長期的高尿酸血症卻容易使得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及腎臟等器官,等到沉積在關節的尿酸鈉晶體大量累積後,就會造成典型的痛風性關節炎。尿酸鈉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因此在體內溫度較低的組織,例如腳趾與手指即為痛風性關節炎較易侵犯的部位。另外,痛風患者常在基礎體溫體溫較低的夜晚睡夢中因疼痛而驚醒,同樣都是晶體溶解度會隨溫度下降而降低的例證。雖說高尿酸血症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但不代表飲食就不需忌口,因為根據研究報告指出,尿酸偏高的人約經過10到20年後有可能進入痛風的階段,通常這好發於不惑之年的男性,在某天突然腳的大拇指關節或是踝關節部位發生急性的紅腫熱痛,甚至痛到無法走路,這種痛苦據過來人描述,是「無法忍得下疼痛而不尋求治療的」。

結論:「海鮮加啤酒會大大提高血液中的尿酸含量」應該說成「不管白肉紅肉,只要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就會提高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對於有痛風症狀的人,這些都應盡量避免。對健康者來說,這就取決於個人在口腹之慾與健康之間的權衡了。

延伸閱讀

常見食物嘌呤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