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為什麼會反潮?

真相追追追

72年來最熱春天!氣象局:梅雨季早到 – 中央社發布於2019年4月30日

第一道梅雨鋒面報到 周三全台下雨北部降10度 – 聯合新聞網發布於2019年4月30日

霧季突晴牆「冒汗」 暖天反潮地濕滑

大家可能對於曾經在3/17就發生的反潮現象印象深刻,因為來得特別早,畢竟往年大多發生在梅雨季。這次的反潮還有一個有別於往年的現象,就是在大白天就已發生了,而且不僅僅發生在地板上,甚至連牆壁天花板都滴水了。在了解這個現象之前,咱們先來認識一些專有名詞~

1.絕對濕度:大氣中水氣的密度,即每一立方公尺空氣中所含水蒸氣的質量(不包含液態或固態水),其單位是克/立方公尺。以3/17中午12:20的戶外溫度30.3℃而言,當時吹偏南風(153.9°),由於其帶來南方海面上的潮濕水氣,當時的絕對濕度就高達 27.5克/立方公尺。
2.絕對飽和濕度: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空氣中所能含有的最大水氣量,空氣的溫度越高,其容納水蒸氣的能力就越強。在一大氣壓而氣溫是30.3℃時,其絕對飽和濕度為 30.4克/立方公尺。
3.相對濕度:絕對濕度與最高濕度的比,其顯示水蒸氣的飽和度有多高。例如上例中30.3℃時的空氣相對濕度=(27.5/30.4)×100%=90.5%
4.露點:在固定氣壓下,空氣中所含的氣態水達到飽和而凝結成液態水所需要降到的溫度。在這溫度下凝結的水飄浮在空中時稱為霧,若凝結在固體表面上則稱為露。以3/17中午的濕度為例,由飽和水蒸氣壓表可查得當絕對飽和濕度是27.5克/立方公尺的氣溫是28.3℃,這個溫度就是3/17中午時之露點溫度。也就是說3/17中午籠罩著台灣的這一團潮濕暖空氣一旦降低至28.3℃時,霧或露就會形成了。

各位如果還有印象的話,3/17當天上午的大太陽是幾乎要熱到中暑,但過了中午天氣迅速轉陰變涼,到了晚上8點的氣溫已驟降至23.8℃時,BINGO!就是因為氣溫已低於28.3℃,當然就要起霧或是地磚要反潮了。那麼為什麼今年這個現象來的特別早?我的解讀是由於冰山大量消融所造成,因為冰山一旦換成海面就會造成吸收太陽能的能力大增,而這也就是去年冬天以來台北一直下雨的原因。所以今年春天一旦開始吹南風,這些比往年此刻更為潮濕的暖空氣就會大大地增加反潮現象,導致連天花板都會滴水了!

認識飽和蒸汽表.Pdf (Pdf檔案下載)

其實這篇文章還有很多地方可以探討補充,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拿來當作專題甚至科展的題材:

1.由飽和水蒸氣壓表如何進行內插法計算出23.8℃

2.冰山消融而連動造成的氣候反常現象之探索,譬如2016/1/23~25這段期間發生的負北極振盪現象

3.反潮為什麼不是發生在大馬路上而是在屋內?而且為什麼都是從地板上開始而不是牆壁?

4.在反潮現象中凝結核所扮演的角色V.S痛風的發生機制

5.反潮與下雨的關連與差異性?下雨前空氣中會瀰漫著土味,但反潮前為甚麼就沒有此味道?

6.反潮發生時應如何消除,吹電風扇是否可行?